基金“多管一”更靠谱 工银瑞信“刘王配”单季涨21%

www.yingfu001.com 2014-12-21 18:14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目前,共有655只基金产品为“多管一”,即两位或两位以上基金经理同时管理该款产品,有635只产品年内实现正收益。

  理财周报记者 郭建鹏/北京报道

  众人拾柴真的火焰高吗?

  在公募行业人才荒情形下,多管一的产品也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业绩显著的明星组合,当然,好业绩未必是“人多”带来的。

  数据统计,截至12月2日,目前公募市场上,共有655只基金产品为“多管一”,即两位或两位以上的基金经理同时管理该款产品,有635只产品年内实现了正收益。

  理财周报(http://www.lczb.net)记者了解到,在公募基金的管理中,具体由几位基金经理来管理,还要视基金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定,在“多管一”的情况下,多由一位基金经理为主导位置,其余经理辅助。

  工银两对“明星”组合

  今年来,工银瑞信权益类基金异军突起,代表作为工银信息产业(爱基,净值,资讯)和工银金融地产。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上述两只产品今年来的业绩分别为65.71%和63.81,规模分别为15.96亿元和3.33亿元。

  目前,工银信息产业的基金经理为刘天任和王烁杰。这只成立于2013年11月11日的基金,起初是由刘天仁和曹冠业二人管理,后者是工银瑞信的老将,作为权益投资部总监,曹冠业曾管理过工银旗下6只产品。

  今年6月12日,证监会公告,曹冠业出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专职委员一年,其也离任基金经理。

  就在曹冠业离任前,4月28日,工银信息产业增聘王烁杰为基金经理,其先后在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担任行业分析经理,在中邮创业基金担任行业研究员;2011年加入工银瑞信,任研究部研究员。而刘天仁曾任埃森哲咨询公司资深分析员,2008年加入工银瑞信,任研究部高级研究员。

  似乎王烁杰的加入,加速了工银信息产业业绩的发酵,自三季度起,产品业绩就引起了各方关注,其三季度单季度的业绩为21.7%。

  理财周报(http://www.lczb.net)记者了解到,此二人已经成为了工银内部较好的搭档。对于王烁杰的评价,其一,他对信息产业研究得非常深刻;其二,王烁杰股票的挖掘能力,也是被业内欣赏的。刘天任也曾坦承,有了王的加盟后,这个基金的表现要比一个人管理好很多。

  信息产业外,工银金融地产也是两位经理管理,该基金成立于2013年8月26日,基金经理未发生过变化,分别是鄢耀、王君正。 #JRJ分页符#

  一位知情人士介绍,上述两只产品的共同特色都是关注产业方面的基金,比如工银金融地产,两位经理就是一个人看金融、一个人看地产,而像信息产业,多少得益于王烁杰过往的经历,不过这不能断定两个人合作必定有显著的效果,“产品业绩还是与市场行情不能脱离的。”

  事实上,上述四位基金经理都是从工银瑞信的研究员做起,均是由工银瑞信内部培养起来的,实现了基金经理与研究员的互补。

  长信可转债,以老带少

  可转债基金是今年市场上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可转债产品中,多管一的产品有四只,分别是长信可转债、汇添富可转债、招商可转债以及天冶可转债,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时间超过一年的有长信可转债和汇添富可转债。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今年来,长信可转债实现了47%的业绩,这只成立于2012年3月30日的基金,目前规模为1.44亿元,基金经理为李小羽和刘波,成立至今没有更换过基金经理。

  李小羽亦是公募老将,曾任长城证券公司证券分析师,2002年10月加入长信基金,曾任基金经理助理、交易管理部总监、长信中短债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固定收益部总监,共管理4只债券型基金。

  刘波则是“晚辈”,曾任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投资经理。2011年2月加入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固定收益基金经理助理,从事投资研究工作,其还管理着长信利息收益货币、长信利众分级债券等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长信基金旗下有11位基金经理,李小羽是绝对的老将,而刘波则是最晚加入长信的基金经理,在业内人士眼中,这也算典型的“老带少”的组合。

  另一只今年表现突出的可转债基金是汇添富可转债,截至12月2日,今年来业绩为43.49%,目前规模为1.13亿元。

  汇添富可转债成立于2011年6月17日,首任基金经理是王珏池,2013年2月,由于公司内部调整,王珏池离任;自2013年3月起,由梁珂,曾刚二人共同管理这只基金。

  梁珂曾为长盛基金研究员,后加入汇添富后,负责固定收益的研究;曾刚2011年11月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金融工程部高级经理。

  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可转债”组合业绩不错,得益于今年的市场行情,以往,可转债这一类型产品很难有抢眼的表现,“还是要综合以往各种因素进行评价,不能简单地以短期表现评判一对组合的胜负”。

  多管一的背后

  数据显示,市场上共有655只基金产品为“多管一”,有635只产品年内实现了正收益。

  不过,一些近两年业绩突出的产品中,基金经理同时管理时间超过一年且业绩优异的产品屈指可数。

  数据显示,2013年1月1日至今年12月2日期间,多管一产品中,业绩排在首位的是银河行业优选,收益率为107.86%,该产品今年来业绩为35.1%,目前规模为52.5亿元。该基金基金经理为成胜、王海华,二人合作时间整满一年;其他值得关注的产品,还有郭鹏飞、朱亮管理的华宝兴业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中邮中小盘的方可、许进财。前者近两年业绩为95.65%,后者为77.94%。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多管一”的设定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完全看公司安排以及产品的设计,市场上仍是以一对一的管理为主流。

  “像工银这样的情况,多是从公司投研体系改革出发,此外以老带少也是常见的形式。”不过这位业内人士强调,基金产品业绩的好坏与多少人来管理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事实上,除了业绩,“多管一”的背后还有其他的“故事”。

  第一种是由明星经理搭档一位经理管理产品,可明星经理甚少管理产品,只是挂名,主要是给这款产品打品牌;第二种情况是,当基金公司要做人事调整时,相关产品也会出现增聘经理、多管一的情况。

  “多管一的情况下,很少有基金经理地位同等的,多由一位经理主导,另外的经理来辅助。”华北一位基金人士说道。

  “多管一”仍然难逃公募人才荒的背景,目前基金经理平均管理年限已经降至3年以下。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外界对公募人才荒的理解有些夸大,“人”的去、留是很正常的,前两年、每年新增基金经理都过百人。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