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QFII海外策马布局

www.yingfu001.com 2014-02-18 14:29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今年来,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马不停蹄,布局海外。其境外上市地从中国香港扩展到东京、纽约后,今年还将登陆伦敦、新加坡等地。除投资范围扩大外,RQFII产品类型或将从原有的固定收益、指数类产品扩展到主动管理型产品。

  与此同时,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望在马年展开。而一旦基金互认成行,获准在内地销售的基金将不包含中资金融机构在港发行的境外产品,加上RQFII基金存在收益偏低、成本较高的问题,市场一度担心基金互认将直接导致RQFII业务“夭折”。

  业内人士认为,两地基金互认有助推动香港整体基金行业发展。虽然会对RQFII造成压力,但有助RQFII产品创新。

  全球拓展

  南方基金香港子公司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东英”)近期在国际上接连布局,一马当先。

  1月28日,南方东英宣布,将携手英国 Source资产管理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推出追踪富时中国A50指数基金的申请,登陆美国ETF市场。

  此前,1月9日,南方东英与Source合作,推出欧洲首只投资中国A股市场的RQFII基金—“南方东英Source富时中国A50 ETF”,并于当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这仅仅是基金机构在海外布局的一个缩影。

  RQFII自2012年初开始在中国香港展开试点业务。试点之初,中国证监会仅允许在香港境内发行产品。2013年政策逐步放宽后,允许RQFII资格持有人在除香港以外的地区发行产品,RQFII试点扩展至伦敦、新加坡、卢森堡和中国台湾等地。

  基金成RQFII“大户”

  RQFII近年以来额度不断扩大,其中基金系占比接近七成。国家外汇管理局 1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RQFII新增投资额度103亿元人民币。其中,16家基金系RQFII新增40亿元额度,其总额度达1141.5亿元。截至1月27日,RQFII总投资额度1678亿元,基金系RQFII占比达68.03%。

  从2013年4月至今,基金系RQFII额度虽然持续增加,但各大基金公司的步伐已经出现分化。南方东英自去年以来频频增加RQFII额度,而很多基金公司的RQFII额度增长缓慢,不少停滞在去年4月、5月的水平,甚至有些公司在最初获得RQFII额度后再无增加。因额度售罄才能申请新额度,额度多寡关系到基金系RQFII机构业务布局快慢。

  “我们公司的额度尚未用完,暂时没有新的产品,不需要再申请更多额度。”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额度多少和基金公司的策略有关。另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我们一直秉承‘做一只就要做好一只’的原则,与其把规模做得很大,但是业绩却不够好,还不如专心做好一只产品,所以也没有多申请额度。”

  从基金系RQFII来看,近期获批额度主要瞄准境内债券市场。在南方东英宣布旗下5年期国债ETF于1月24日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后,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2月2日宣布,即将推出易方达花旗中国国债5-10年期指数ETF,该产品已于1月28日获香港证监会批准,拟定春节后于港交所上市。

  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推出RQFII国债ETF,主要是因为中国国债收益率比主权评级相若的其他国家更高。

  据了解,RQFII产品新品种将更加多元化。2013年底,大成国际获批首只RQFII平衡型股债混合公募基金;惠理资产管理的RQFII纯股基金也在等待香港证监会的批复。

  “这是一个趋势,未来基金公司可能将推出股票型产品,债券类产品也是一个好选择。如果条件允许,我们未来可能在这方面推出一些产品,毕竟我们公司在权益类产品上还是有优势的。”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预计,接下来或有更多公司推出针对海外投资者的产品。从目前已经在海外上市的RQFII产品来看,产品面市都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

  基金互认利弊

  在RQFII基金遍地开花之时,一则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有媒体报道称,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已进入最后冲刺,一旦成行,内地投资者即可认购在香港注册的各种基金产品,而内地的各类基金产品同样可以在香港销售,这对于RQFII而言,会不会带来大的冲击?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童道驰此前也透露,目前证监会与两地相关部门已就两地基金产品互认的模式、实施原则和方案等方面基本达成一致,正在履行相关程序。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基金互认主要框架由两地的监管层推动,已经在数个方面取得共识,但关键点还在于产品的门槛确立,从两地基金投资者视野考虑,互认产品的规模及门槛或许是一个重要角度。

  公开资料显示,从基金互认的产品条件来看,目前在港注册的认可基金逾300只,总值达560亿美元,预期部分可以进入内地销售,而内地则有超过1500只基金产品,总值逾2万亿元人民币。据香港证监会估计,会有超过500只内地基金符合资格参与互认。

  业内人士认为,具有一定业绩历史和一定规模的固定收益产品以及跟踪指数的ETF可能会最先获批。基金互认成行后,将可开放给香港及海外投资者认购。香港证监会曾表示,推动两地基金产品互认后,首先香港的成熟产品将可直接进入内地,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选择。而境内的基金在香港销售,则可以吸引更多海外基金进入。

  不少市场人士担心,此举将对RQFII、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基金产品造成竞争和冲击,投资者将有更多产品选择,游戏规则亦会发生改变。

  “事实上,目前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一旦两地基金互认,RQFII基金可能就遭遇不利;另一种则认为,对于境内基金业而言,其实是一个大的利好。”业内资深基金分析师马永谙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前内地去香港的投资渠道(或明或暗)还是通的,但总体而言,外资投资境内渠道有限,QFII、RQFII之外只有灰色通道。现在外面进来的需求大于里面出去的需求,对于RQFII而言,冲击肯定是会有的。”马永谙说。

  香港中资基金协会会长丁晨则公开对媒体表示,今后5-10年,整个人民币产品在海外市场“饼”会越做越大,各机构要拼品牌、产品设计、服务去留住客户。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各家市场份额都下降很多,但市场会越来越大。

  凯石财富工场副总经理张剑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互认,首先可以更好地满足双方市场投资者的需求。以内地投资者为例,香港市场的基金投资区域广、产品策略更多,且运作时间更久,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需求和分散单一市场风险的需求。同时,亦将促进海外资产管理机构针对性地设计更能满足内地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其次,境外投资者亦可借助互认的内地基金产品,满足其投资境内市场的需求,将为境内市场输入更多的资金,而且更加透明。另外,通过让内地投资者对比两地互认基金产品的运作情况,更加全面客观地认知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

  此外,其他国家与中国基金互认的进程也在加快。有消息称,今年6月,中国与英国或将签订两地基金互认协议,让英国注册的基金直接到中国内地销售,未来也将有更多国家与中国直接签订类似协议。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