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宏观数据判断市场走向

www.yingfu001.com 2014-03-10 16:08 证券时报我要评论

  下个季度,市场会怎么走?要回答这个问题,就离不开宏观数据的解读和预测,尤其是预测。

  华泰研究所首席策略师 徐彪

  网上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事实:过去10年中国经济扩张10倍,但股市却停留在低位上。

  的确,如果只是静态分析,掐头去尾看结果,从2003年至今,股市点位和GDP数据没有任何三代以内的关系。

  如果采用动态分析,不看结果看过程,从2003年至今,宏观经济出现过两轮比较显著的复苏,同期A股都处于牛市;宏观经济遭遇过三轮比较显著的主动去库存寒潮,市场都以大幅下跌报收。

  看起来,宏观经济起伏可以决定股市的过程,但却难以决定股市的结果。为何会有这种悖论呢?很简单,股市供求。过去10多年时间里,A股流通总市值扩张近28倍!超量供给令牛市缩短熊市拉长,最终压低了整个市场的估值中枢。但是,由于供给增加的压力只能水滴石穿般作用于市场,所以没有改变牛熊的路径。

  如果你是超长期投资者,与其拿出大量精力去研究中国经济的未来,不如简单相信GDP翻一番的历史任务能够实现。在此前提下,只要判断出未来是否会有超量供给,便能把握市场方向。

  如果你是中短期投资者,老板给你的验证期不超过1年,就必须跟踪甚至预测经济周期的波动。因为,宏观经济的春夏秋冬通常来说会映射到股市的涨跌趋势中去。

  凯恩斯说: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是死人。你我皆凡人,必须直面凡人的烦恼:下个季度,市场会怎么走?要回答这个问题,就离不开宏观数据的解读和预测,尤其是预测。

  任何时候看宏观数据,笔者喜欢的套路是:

  第一步看价格,考虑到我们依然是实物商品制造大国,属于比较典型的制造型经济体,可以简单把中国看成是一家企业。只要这家企业过上了好日子,正常来说就是产品价格上涨。如果这家企业一天不如一天,大概率来说就是产品价格天天跌。前者对应通胀区间,后者对应通缩区间。基本上,全世界的政府都喜欢通胀,不喜欢通缩。当然,必须指出的是,恶性通胀猛于虎,也是不受待见的。不过就目前而言,恶性通胀和我们没啥关系。所以,如果我们看到CPI突破3%的消息,尤其是如果我们看到PPI环比连续数月呆在正区间的消息,第一反应应该是“好消息”,反之则是“坏消息”。

  看完价格数据,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浮出水面:接下来,价格中枢将如何走?

  几年前,我们做了一个实证统计分析,讨论哪些因素可以决定企业部门的价格走势,也就是PPI。为了让结果比较有说服力,我们把大家所熟知的因素都丢进菲利普斯模型里,像产出缺口、汇率、劳动力成本、企业所面临的融资成本、原材料成本等等,然后用各种检验去寻找影响力最大的权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大概率来说,是表征供求关系平衡度的产出缺口更有话语权呢,还是表征生产成本的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什么的更有解释力呢?很显然,答案应该是前者。所谓形势比人强,除非你已经进入亏损区间,否则,只要还有钱赚,无论赚多赚少,都会继续干下去。而决定你赚多赚少的,恰恰是供求关系。过去10年数据放进去,做出来的结果基本支持这个猜测。总结一下:产出缺口可以决定PPI的走势。

  产出缺口这东西,我们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真实增速和潜在增速之间的差。它对PPI的影响就是,经济实际扩张速度越快,产出缺口越往上走,推动价格中枢向上走。

  尤其在最近几年,产出缺口继续向上走的条件是生产端继续扩张,而这个前提又是需求能跟上供给增长。需求从哪儿来?要么源于终端需求,就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有起色,要么源于中间需求,就是库存周期启动。在过去这么多年里,每一次可持续的经济复苏,都同时伴随着中间需求和终端需求的同步改善。如果没有终端需求的最终改善,中间需求改善无法维系;如果没有中间需求的改善,意味着终端需求无法顺利传导到生产端。

  于是,所有问题归结成一个问题:终端需求和中间需求可以继续改善下去么?

  相比而言,终端需求的作用似乎要更重要一些。

  终端需求无非三项: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投资,第二大是消费,第三大是净出口。简单用同比增速来衡量三块的走势,大致就能得出一个定性的结论:终端需求端改善力度到底是更强还是更弱。

  看完终端需求,还需要看中间需求,这个主要用库存周期来衡量,对应的数据是库存周期指标,确切地说是产成品和原材料库存两类指标,由此得出补库存还是去库存的结论。

  好了,经过这么一番标准化流程的“望闻问切”,一般来说,短期结论也就浮出水面:需求端是否靠得住,终将牵引宏观基本面走弱或者走强;而在宏观经济走弱或者走强的拐点附近,股市将做出显著的应对性反馈。

  以上,是过去这些年大势判断的一点心得,与诸位分享。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