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备战中港基金互认 6成资本有意出海

www.yingfu001.com 2014-03-31 07:00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继证监会和外管局加速QFII、RQFII资格审批、额度审批之后,又一项旨在扩大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的新举措即将开启。

  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张灼华3月21日表示,已就公司型开放式基金展开公众征询。上个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也表示,中港两地基金互认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待国务院正式批准后,将与相关部门及香港证监会一起推动基金互认工作的全面开展。

  这也是众QFII近期密切关注的重心。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王一文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只等开闸就会采取行动。

  3月27日,汇丰银行证券服务中国离岸销售主管王伟全在第九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会上表示,第一批获得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可以在大陆销售的基金数目可能只有30多只。

  国内资本投资海外通路

  据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统计,有超过75%的国内投资者只能通过银行、券商或基金公司发行的QDII产品投资海外市场。

  所谓基金互认,指允许在对方注册的基金向本地居民公开销售。2013年8月,“积极研究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工作写入了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

  之后,证监会与相关部门、香港证监会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多次召开会议,就两地基金产品互认进行研究,并解决了大量技术层面的问题。

  记者采访中发现,海外机构投资者对此事极为热衷与期盼。

  王一文认为,基金互认为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机会。“目前我们还不允许在国内销售投资于全球市场的产品。政策开闸后,互认基金就可以直接跟投资人见面。通过这一途径,国内投资者可以便捷地实现投资海外市场的目标。而且没有中间环节。”据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统计,有超过75%的国内投资者只能通过银行、券商或基金公司发行的QDII产品投资海外市场。

  不过,QFII最关心的实施细则一直没有落地,包括,纳入互认基金范围、管理人条件、互认审批程序、基金投资管理、信息披露等多项规定。

  本报记者获悉,对于进口的基金产品,有两个门槛:一是产品注册地必须在香港,二是成立时间必须满一年以上。

  据某QFII测算,满足上述条件的基金大概有300多只,且大多投资于亚太、大中华概念的资本市场。

  在基金互认纳入CEPA之后,多家外资机构已积极在港注册基金。一些老牌资产管理公司也积极备战,有些本身就拥有多只在港注册基金。以摩根资产为例,摩根香港市场上现约有1/3基金已在港注册。

  多家QFII表示,初期发行的基金产品会以人民币产品为主。“由于研判到欧美股票市场的复苏有利于主动管理型产品,因此,我们初期推出的产品以股票基金为主。”上述QFII透露。

  “除了专业的市场判断,我们也会兼顾投资者的喜好与需求,推出行业特点突出、有特色的细分市场产品,或者是国内QDII覆盖不到的投资领域。”安本亚洲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刘晓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悉,安本资本一直在做投资者购买与投资方面的研究,为基金产品找卖点。

  国内6成投资者看好海外

  在受访的中国投资者中,有65%相信投资中国以外的股票市场有更佳的回报。

  基金互认环节中的销售机制也是QFII最关切的问题。香港基金公司在内地自建产品分销网络还是与国内金融机构合作?

  有QFII向记者透露,两地监管层达成的共识是,以销售总代理的模式进行。“以国内市场为例,我们可以委托在国内的合资基金公司,或者基金托管行作为我们进入内地市场的总代理。国内基金进入香港市场也是一样。”

  “无论与银行合作,还是与有牌照的基金公司合作,国内销售渠道众多,未来合作机会也很多。”刘晓都分析,这都不是问题。

  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不久前发布的《2014年全球投资者情绪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有海外市场投资计划。在受访的中国投资者中,有65%相信投资中国以外的股票市场有更佳的回报。在股票方面,仅有10%受访者看好2014年亚洲其它市场的机会,看好未来十年亚洲其他市场的投资机会的投资者则只有12%。

  据悉,近20多年,中国台湾投资者投资海外基金,一直实行的是总代理制。总结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候明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对外资机构进入台湾,相关部门有一个规定,就是要求其不能只是把产品卖进来,却没有后续服务。他强调,海外QDII的进入,还对台湾市场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应。后来,台湾QDII规模甚至超过本地基金产品的规模。

  这或许也是香港金融机构觊觎国内庞大市场的动因。截至2013年底,香港本港基金总销售额达711亿美元,年增长率30%;人民币基金资产规模,也在三年内扩充至80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量与规模,或与香港政府试图把香港打造成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这一目标尚有差距。

  双重挑战

  即使是国内排名领先的基金公司,与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相比,规模、投研实力相去甚远。

  相比于海外机构的雀跃,基金互认对国内基金公司挑战更大。一旦基金互认放开,先期获得QDII资格的基金、券商,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先发优势也将丧失。

  即使是国内排名领先的基金公司,与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相比,规模、投研实力相去甚远。这一点,从最初基金公司QDII首航即全军覆没可见一斑。

  对于国内基金公司来说,面临双重挑战。首先,现有RQFII产品将面对更全面、更直接的竞争。其次,如何打入香港市场,与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同台竞技。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后者。

  据王伟全介绍,基本上所有的公募基金在香港分销都要获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认可。目前,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认可基金主要分为债券基金、股票基金、多元化基金、货币基金、基金中的基金、指数基金、保障基金及对冲基金等。

  另据资料显示,第一批在基金互认制度下可以在大陆进行销售的香港基金必须满足:基金本体在香港本地注册;最低的资本金香港的基金规模不可以低于两亿元人民币、基金经理人有良好的业绩和记录。而在大陆销售的香港基金条件目前尚未明确。

  目前,香港基金销售一直垄断在汇丰、渣打、恒生等少数几家大行手中,其市场占有率超过50%。银行不仅强势,而且对投资者影响力很大,要想成为其核心合作伙伴,让自己的产品上架销售,难度很高。

  “各大行都有专业团队筛选产品,一只产品能否进入其销售产品之列,要满足很多条件。对于银行来说,至少要看三到五年的长期收益情况,而不是一两年的短期数据。而且,不单单看收益率,还要看公司背景,甚至将未来区域之间的团队合作是否能扩大至全球范围内等都会一并纳入考量。”刘晓都解释,香港银行更倾向于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

  此外,候明甫补充,香港银行对产品、基金公司的尽调程序比较复杂,而且,时间非常长,还有回顾和拜访等后续跟进。

  两地资本跨境流动需特别通道

  任何涉及跨境资本流动的政策都不可能在当下绕开外汇局。

  从资本双向流动角度看,中港基金互认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扩大基金行业和资本市场开放,提高资本项目可兑换水平。事实上,也扩大了资本的双向流动。

  张灼华希望,两地基金互认只是一个初级阶段,未来还可以探索类似欧盟国家内部实行的“基金通行证”,基金产品拥有任何一方监管机构颁发的通行证,就可以在另一方市场销售而无需任何审批。

  据悉,基金互认涉及的资本项下问题有两种解决途径:一是在现有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即QFII和QDII机制下给予基金互认所需的额度;另一种是建立两地资本跨境流动的特别通道。在当前促进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背景下,香港当局更希望是第二种安排。

  不过,在资本项目尚未全面放开之时,任何涉及跨境资本流动的政策都不可能绕开外汇局。考虑到内地渐进式开放原则,业内人士预计,初期或以第一种途径为主,且规模不一定会很大。

  此外,风险控制、投资者保护问题都是双方监管部门关注的核心问题。

  相比之下,香港市场的监管水平要高于内地市场,因此,业内人士预计,相关细则中关于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方面或参照香港标准。“香港证券监管部门,注重的是信息披露,也包括对投资者的风险提示要相当充分才行。”刘晓都称。

  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雷曼倒闭后,雷曼迷你债券投诉事件涉及多家分销银行,近千名投资者。这一事件后,为避免纠纷,香港进一步加大了监管成本。此前内地外资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也曾曝过多起因购买涉及衍生工具的理财产品而造成巨额亏损的情况。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基金互认可以设置高于公募基金的申购门槛。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