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再出四重拳救市(5)

www.yingfu001.com 2015-07-08 08:26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本文导读===

  证监会再出四重拳救市

  A股救市大行动:专家机构呼吁降印花税

  证监会救市会有效吗

  ===全文阅读===

  证监会再出四重拳救市

  周五股市继续大跌走势,其中沪指跌5.77%,收盘跌破3700点,本周跌幅达12%,为历史第三大周跌幅。收盘后,证监会周五例会发布四大重磅救市政策:

  证监会:减少IPO发行家数和筹资额

  针对近期市场大幅下跌,有市场人士建议应当暂停IPO救市,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昨日表示,企业通过IPO募集资本金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但考虑到近期市场情况,将相应减少发行家数和筹资金额,7月上旬拟安排10家企业IPO,筹资金额也会较6月份减少。

  另据了解,证监会发审会的审核速度也开始放缓。根据证监会安排,下周三将有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接受发审会审核,这一数量低于此前单次7至8家的审核数量。

  证监会:加快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3日表示,将继续加快推动各类长期资金入市,努力推动各类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发展。同时,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将进行第三次增资扩股。此外,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中央汇金已入市操作。

  研究完善QFII、RQFII和QDII制度

  张晓军指出,多渠道引导境内外长期资金投资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队伍,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是证监会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证监会一直积极支持养老金、保险资金、QFII、RQFII等各类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

  张晓军表示,在引入境内长期资金方面,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目前的征求意见稿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上限,为基金资产净值的30%。这对于扩大养老金多渠道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此外,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并将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

  张晓军指出,在引入境外长期资金方面,QFII额度从800亿美元扩大到1500亿美元,RQFII试点地区从香港扩展到伦敦、新加坡等13国家或地区,投资额度合计9700亿元人民币,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也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为吸引境外长期资金扩大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规模,促进市场稳健发展,证监会正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完善QFII、RQFII和QDII制度,修订整合有关法规。

  证监会:证金公司将增资至1000亿维护市场稳定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3日表示,证监会决定证金公司大幅增资扩股,由现有股东进行增资,由现有240亿元增资到1000亿元,增资扩股后,证金公司还将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扩大业务规模,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证监会通报6起造谣传谣违法行为

  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3日通报了6起案件违法事实。并将有关机构和个人移送司法机关。

  一是编造东莞证券针对5000位VIP的预警信息,包括调仓、减仓等内容。

  二是编造暴风科技图谋收购迅雷科技的虚假信息案。

  三是编造传播湖南发展收购财富证券虚假信息案。

  四是编造剑南春借壳金宇车城信息案。

  五是利用远观今谈进行信息咨询服务案。

  六是创富锦囊投资提供有偿荐股服务案。

  张晓军称,证监会已依法将上述案件移送司法机关。(来源:赢富财经网)

  A股救市大行动:专家机构呼吁降印花税

  【机构建言】

  海通证券:降印花税有空间有必要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李迅雷:现在是先降低交易成本中的相关费用,预计接下来会进一步调低印花税的比例,这个必要性和概率都很大。

  民生证券:相关部门、类平准基金、上市公司、机构应齐心协力

  政策低渐清晰,反复震荡筑底,“类平准基金”机构、机构投资者应当勇于维护市场稳定,防范风险蔓延。相关部门、“类平准基金”、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兴业证券:目前处于股灾尾声但解决还需真金白银

  张忆东判断,目前处于股灾尾声,虽然市场已是惊弓之鸟,但是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政策的手已经在纠正市场失灵的格局,一旦出现恐慌抛售和恶意做空的恶性循环,则政策维稳就会加大力度的。

  民生证券:支持场内合理杠杆可有效防范场外社会配资高风险

  杠杆率的提升以及两融收益权业务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升券商的两融上限,缓解券商的资金压力,提升场内融资能力,同时,通过对于场内合理杠杆的支持,可以有效防范场外社会配资的高风险问题。提振券商板块,短期买点已现。

  英大证券:交易所态度值得肯定仍可加大救市力度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认为,减低交易费用是重要的消息,这是一场及时雨。“这是一项救市措施,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态度明确,值得肯定,可以继续加大救市力度,要使用组合拳才能更加要力。”李大霄说。

  华泰证券:市场最缺的是信心政策上对症下药

  市场根结在于对于杠杆资金担忧与大幅下跌形成的恶循环,也即市场最缺的是信心。政策上对症下药,降低交易费和过户费是一剂良药,重点在于信心回归,让市场回归理性。

  【专家建言】

  5大专家建言救市:降印花税等8大措施可推出

  6月15日至今,短短半个月,中国股市从5178点到3629点,下跌了近30%,发达国家对股灾的定义是连续下跌20%,中国虽够不上发达国家,但30%的下跌已经接近股灾的边缘。

  此次股市下跌来的时间之快,暴跌之猛,监管者始料不及。从初期认为是市场的正常调整,到意识到这场下跌将引发金融系统的重大风险,大盘已跌了1000多点。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政府为稳定市场,央行、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等部门作出维护市场的初步措施仅仅坚守了一天就溃不成军。

  这股强大的做空力量到底来自何方?它们资金充足,经验丰富,准备充分,非常熟悉公募和私募的融资杠杆资金配置量化分析,在不同阶段利用投资人爆仓的叠加效应层层推进,扩大战果,尤其是在利用中证500股指期货,ETF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组合做空的手法看,绝非一般的散兵游勇,而是战法老道联手作战的专业力量。这股力量不是来自于境外而是境内。在巨大的资本暴利面前,他们置生养他们的资本市场稳定大局和中小投资人的利益于不顾,一己之私的把中小投资者这只未来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的财富洗劫一空。在巴菲特没来,索罗斯先到的残酷现实下,我们必须看到现实中各方面存在的漏洞,并提出应对措施。

  首先,监管部门在关键时刻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只是一次正常调整。而从没有把它上升到这是一次关乎中国梦和中国崛起的输不起的金融博弈。对近乎惨烈的多空博弈,政府该如何发挥作用高层就产生分歧,关键时刻还是手软,声音不统一,决策不果断,出手不迅速。

  其次,几位人们耳熟能详的主流经济学家长期以来每当股市一起来, 他们要么是推倒重来,要么抓住创业板的高泡沫把整个股市当赌场或国家牛猛烈抨击,误导政府决策之手和市场投资之手,导致决策者、监管者和投资人思想混乱。

  第三,制度缺陷所导致的不公平和非正义,始终困扰着中国股市的投资人,一股独大的家族企业大股东与市场庄家联手以平均不到1元钱成本的存量股高价减持,牟取暴利,以476家创业板为例,近一年来以平均每股26元的高价减持的资金高达1271亿,而同期创业板IPO和增发引入实体的资金只有684亿,不仅大部分资金没有进入股市,给恶意者以口实。更严峻的是,这种在三公制度上存在严重缺陷的减持是以“合法资本运作”的名义不合理的掠夺着中小投资人的财富。“几人暴富万骨枯”是中国股市近年来的真实写照。

  我们一致认为:这次股市暴跌已蕴含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轻则会导致股市“猝死”,导致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刚刚兴起的中产阶级的重大伤亡,重则将会引发人们对中国梦的怀疑和社会动荡,决不可掉以轻心。

  从国际的经验判断看,无论是1997年香港的亚洲金融危机港府出手直接入市击退国际金融大鳄,还是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中,美国的证券监管部门果断停止裸卖空来看,各国政府在股灾发生或将要发生时,都不会袖手旁观。因此,必须用最果断的手段,集中力量,果断出手,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向上的大好局面。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八点建议:

  1、对上市公司凡是持股超过30%的一股独大的大股东与高管高价变现,出台严格的限制政策,并追踪、分析今年来创业板、中小板等家族企业高价减持变现近2377亿资金的去向。两大交易所必须明确规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企业的一股独大的大股东,即便是减持一股也要提前10个以上交易日向市场提前披露。同时停止大股东幕后的大宗交易和转让,严格控制大股东违规减持。

  2、将现货市场与期指市场的交易制度统一,或者都T+0,或者都T+1。提高期货保证金到从现在的13%到30-50%。对大户恶意做空予以坚决查处,严格禁止大户超过现货头寸的过度投机做空行为,实行严格的大户报告制度。

  3、监管部门果断宣布暂缓新股发行上市和大股东超规定增。

  4、果断宣布将印花税从1‰降到0.5‰。

  5、由投资者保护基金和汇金等公司牵头成立股市平准基金,由外汇储备出资2000亿美金,投资者保护基金出资300亿,公开宣布高调入市。待股市稳定时,平准基金按三公原则及时退出。全部利润,或划拨投资者保护基金,或按1997年香港盈富基金模式还富于民。

  6、极度重视目前网民和股民高度一致以及谣言传言会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并导致社会动荡的现实,组织来自民间的专家学者、金融机构、股民投资人的健康力量,对网上的各种谣言和传言建立确实有效的预警防范和对冲机制。

  7、明确积极的股市政策坚定不移。组织专家学者以研讨会、辩论会、记者招待会的方式,对一些不负责任唱空中国的言论,对于那些给股民良好的改革预期泼冷水,唱空中国经济和中国改革的所谓专家学者公开曝光,点名论战。

  8、立即组建临时中央金委,建立“一行三会一办”的联席会议制度,“一行三会”和网信办形成一个拳头,统一指挥,步调协调,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中央要像指挥枪杆子那样指挥金融,最终要像成立国家军事委员会那样成立国家金融委员会,适应现代金融软战的需要。

  刘纪鹏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常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胡俞越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吕随启北京大学教授

  崔之元清华大学教授(来源:赢富财经网)

  证监会救市会有效吗

  尽管近期资本市场剧烈动荡,但目前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重大转向,资本市场仍处于流动性宽松期。在此种现状下,“市场底”距“政策底”不远的规律,应该还会继续有效,也就是说,证监会此次救市很可能让市场止跌,并探明底部。

  周五股市继续大跌走势,其中沪指跌5.77%,收盘跌破3700点,本周跌幅达12%,为历史第三大周跌幅。收盘后,证监会周五例会发布若干救市政策:7月份减少IPO和筹资金额,证金公司将增资至1000亿维护市场稳定,采取多举措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

  自本轮剧烈调整以来,管理层已连续推出政策利好,但股市犹如扶不起的阿斗,始终是跌跌不休。上周末央行降准降息,然而市场并不领情,周一股市高开后旋即大幅下挫。周三晚上,调低A股交易结算收费标准等三项利好放出,周四和周五股市依旧重挫不止。周五,证监会公布的利好中,减少IPO数量以及增资维护市场稳定,这两项对当前市场更具针对性,应属实质性救市举措。但在一连串沉重打击下,已奄奄一息的市场,会借证监会利好之风再次起航吗?

  中国股市历来有“政策底”、“市场底”之说,近期管理层不断释放利好消息维稳托市,这说明目前已进入“政策底”区域。然而,股市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下跌趋势一旦形成,市场往往依据其内在逻辑,在完成对风险的充分释放后,才会逐步形成自身的底部——“市场底”。从股市以往表现看,“市场底”往往滞后于“政策底”,但两者相距也不会太远。尽管近期资本市场出现剧烈动荡,但目前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重大转向,资本市场仍处于流动性宽松期。在此种现状下,“市场底”距“政策底”不远的规律,应该还会继续有效,也就是说,证监会此次救市很可能让市场止跌,并探明底部。

  但是,针对目前的市场状况,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首先,就短线而言,虽然证监会周五再出利好,甚至不排除周末会有其他利好出台,但近期股市巨幅下挫,随之崩塌的还有众多投资者的信心。因此,下周初市场进一步惯性下探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股民目前不论持有股票还是持有现金,对可能出现的短线剧烈波动,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建议投资者在心态未平复、信心没恢复之前,尽量减少操作。

  另外,就中线而言,投资者需要对未来恢复性上涨中的剧烈震荡做好心理准备。本轮调整以来,上证指数最高点为5178,目前最大跌幅已达30%,而创业板指的最大跌幅则高达40%。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以及市场流动性均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如此巨大的跌幅,显然已是一次极为充分的市场调整,股市在近期结束调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经历一波巨跌后,许多股民已如惊弓之鸟,信心几乎丧失殆尽。此种心态下,在未来的市场中期性上涨过程中,一有风吹草动,一些投资者就很容易草草离场,认赔出局。还有一些股民近期遭到重创,于是再筹重金,赌博般杀回市场企图翻本,在未来恢复性上涨过程中,一旦出现剧烈震荡,这些股民也容易进退失据,甚至会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

  近日有国内媒体,指责国际投行恶意做空中国股市。不怀好意的金融大鳄确实可恨,但“苍蝇不叮无缝蛋”,A股前段时间不计后果的疯涨,是本轮大跌的祸首,也是做空者能够得逞的原因。历尽劫波、股市还在。投资者要么选择永远地告别,如果留下来,就只能选择“灾后重建”,而当务之急就是重建信心。要知道,投资者想要恢复自己的资产市值,就必须首先恢复信心。同时,对已经发生的损失,投资者必须建立正确的认识,要明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道理——在过去三周出现的亏损,也许要三个月来恢复。

  不急不慌、敬畏市场,这些都是一个股民必备的“自我修养”,也只有如此,投资者才能在这个市场中长久地存在下去。(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DF078)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