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子公司红利渐失 通道业务暂套壳延寿

www.yingfu001.com 2014-05-25 00:19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今年4月26日,证监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也称“26号文”。该通知在多项主要业务上给基金子公司戴上了枷锁,如封杀资金池业务、“一对多”通道业务;约束投资范围;改变激励体制等。

  基金子公司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今年4月26日,证监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也称“26号文”。该通知在多项主要业务上给基金子公司戴上了枷锁,如封杀资金池业务、“一对多”通道业务;约束投资范围;改变激励体制等。

  而更具釜底抽薪意义的是日前发布的“127号文”,该文禁止银行对同业业务提供任何第三方担保,直接压缩了基金子公司等通道业务的生存空间。

  “套壳”延长通道业务生命

  一直以来,通道业务都是基金子公司业务的重头戏,在行业“催熟”发展模式下,众多基金子公司将通道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至今,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标的已经涵盖商业票据、信贷资产、福费廷、保理资产、存单质押、中小企业私募债、其他债权、未上市公司股权、财产权等。主要模式有,对接银行表内资产出表的纯通道,包括银行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出表、租赁资产出表、金融同业、理财产品出表;作为阳光私募发行产品的通道;发行产品对接其他资产管理计划等。

  不少业内人士坦言,基金子公司近年规模的狂飙,最主要的驱动力还是通道业务。因此,理论上,“26号文”加强对通道业务监管,对基金子公司的冲击应是最广泛、直接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5月21日,上海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短时间内基金子公司应该还能应对。

  “我们研究了相关规定,新规并没有完全堵死通道业务,‘一对多’不能做,但一对一还是可以的”,上述人士认为,短期内,“一对多”业务快速转型的办法,很多公司都会选择“套壳”,如把银行、信托引入进来,让银行、信托发行理财产品或资管计划,购买子公司的“一对一”产品达到合规,然后,“一对一”的产品再反过来购买银行指定的资产,由银行发售。

  “基金子公司从其出世以来,就几乎都是同质化发展,享受着制度的红利,缺少核心竞争力,尽管此前已有开始寻求转型,但好多业务尚在摸索当中,因此,新规发布后,大多数基金子公司短时间内还是以应对政策为主”,他坦言。

  “不过这种套壳的应对方式,会进一步削减基金子公司本以微薄的通道费利润,通道业务更似鸡肋”, 5月22日,一位两个月前刚从某基金子公司离职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之前,基金子公司抢了不少信托的饭碗,而以后,如阳光私募产品等一部分‘一对多’业务将回流到信托,基金子公司的优势大减”。

  主动管理关注并购、证券化

  被动管理的通道业务“蛋糕”越来越小,将倒逼基金子公司将主方向转到主动管理。其实相比之下,主动管理业务的利润也比通道业务大得多,目前,每一单主动管理业务,可提管理费用1%左右,是某些通道费用的近百倍。

  但是,“现在主动管理业务也不好做”,多位受访的基金子公司项目组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了这样的观点

  “26号文”对基金子公司主动管理项目明确了禁投慎投行业,“不得投资于高污染、高能耗等国家禁止投资的行业;审慎投资融资平台、房地产、矿业、产能过剩行业、影子银行业务等潜在风险隐患较高的领域”。而行业现状是,基金子公司一直以来的主动管理业务就集中在房地产融资和与政府合作的基建类项目上。

  最近,交易所平台上的基金子公司资管份额转让连曝巨量成交,间接显示出,市场对这类业务的“恐惧”。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和信托行业发生多起违约事件,尤其是近期财通子公司曝出光耀事件之后,基金子公司行业也战战兢兢,确有小公司暂停了平台融资等类信托业务。但对于金元惠理、财通等主动管理规模排名前列的基金子公司来说,一下子放弃这类业务是不可能的”,华宸未来子公司一位项目人员称。

  当然,早在“26号文”发布前,也有不少基金子公司寻找差异化生存空间。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其中一项明显的变化是,对资本市场业务的关注,如并购、对冲、定增、新三板、优先股等。

  据悉,在业内发展较好的国泰元鑫目前规划了三条主要产品线:一是债权融资,为过渡性产品;二是并购基金,与PE类似,是公司未来的一项主要利润来源;三是投资类的专户产品,以大类资产为核心,追求绝对收益。由此可见,基金子公司倾向的发展方向还是绝对收益的资产管理。

  而金元惠理基金子公司,也选择进军并购市场,与上市公司长城集团(300089)合作设立金元惠理长城集团并购系列资产管理计划-金元惠理长城并购1号资产管理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新规使得基金子公司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兴趣被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据悉,目前不少基金子公司都在抓紧研发资产证券化业务。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