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基金投资真相:分红越多不一定越好

www.yingfu001.com 2015-03-17 04:11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基金是由管理人管理,托管人托管,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进行证券投资活动而获取一定收益的投资工具。表面上看,基金投资是委托别人管理自己的钱,好像是一种省时省力的事情,实际上,投资总有风险,或许你投资的基金并不如你想的那样,或许你的投资方法并不像市场上说的那样……人云亦云会让我们看不清事实,以讹传讹会让我们走入误区。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我们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也需要对自己的财富负责。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特借此机会,帮助投资者揭露假相,了解真相,做一个清醒明白的基金投资人。

  分红越多不一定越好

  现象:

  2014年,截至12月25日,全年共有480只基金 (A、B、C份额单独计算)累计分红857次,累计分红金额为328.93亿元,超过2013年全年248亿元的分红金额。巨额的分红与去年股市一路上涨不无关系,很多投资者被基金分红的额度所迷惑,见到分红很开心,其实基金分红是分了投资者自己的钱。

  揭秘

  正如股票现金分红会除权一样,基金分红后净值也会改变。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刘亦千告诉记者,基金分红的这部分钱,与投资者赎回的效果是一样的,分红分的是持有者持有的这部分基金的钱。如果投资者选择分红再投资,反而还多花了手续费。

  既然如此,基金为何要大费周章的分红呢?刘亦千表示,基金分红有2个作用,第一,分红满足了投资者落袋为安的需求;第二,公司通过大比例分红宣传自己,配合营销;第三,如果管理人对市场有明确判断,认为之后上涨的概率小,那分红就是进行择时。“如果是第一和第三种情况,那分红对投资者是好事,如果是第二种,那分红就没什么意义了。”

  懒人不适合做定投

  现象:

  有人说,懒人适合做基金定投,不需要关注市场,只要定期往市场投钱,最后坐收渔利就可以了。实际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定投也是需要眼光和技巧的,非常懒的人根本不适合做投资。如果你随便选择一个时期做定投,比如在大盘6124点开始做定投,那只能越投越亏,因为下降趋势只会越买越跌。比如,选取上证指数从2006年6月定投五年至2011年6月,每月投入2000元,在此期间指数上涨了27.96%,而定投者却亏损了17.57%,年化每年亏损3.8%。

  揭秘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定投其实就是做择时,保证最终的平均收益,它达不到最高收益,但比特别差的要好些。当市场整体向上时,之前的定投才有收获。“这是有技巧的,比如投资的起点在哪里就很重要,定投适合在震荡市、上升趋势中,震荡市就在低点多买点,高点少买点,定投是考验眼光的,投资者要对山腰、山顶判断好。”

  另外,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父,阶段投资的终点在哪里也很重要。市场变化有个周期,投资者要懂得在高点适时卖出。

  高位追逐冠军基金风险大

  现象:

  2011年,交银优势行业以-0.74%的净值增长率夺得2011年股票型基金冠军,但到了2012年,交银优势行业以全年-2.05%收益率位居426只可比偏股型基金第369名,即倒数第58名。2012年业绩冠军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以31.7%的净值增长率勇夺2012年股票型基金冠军,但到了2013年,该基金却被甩到了100名开外。

  揭秘:

  投资大师巴菲特坚持投资要有安全边际,即要逢低买进,而且买进价格要低于标的内在价值较大的幅度,以便留有安全余地,即使是最好的标的投资,购买的价格也应该合理,买价越低,盈利可能性越大。

  冠军基金往往在当年有非常好的业绩表现,净值也已经上涨了很多,如果在此时买进,则属于高位追涨,风险不小。业内有“冠军魔咒”一说,即当年的冠军往往在次年业绩大幅下滑。这其中原因可能有,基金经理变动、市场风格转换、牛熊转换、基金规模变大不利于管理等。所以投资者要理性思考,不能盲目追涨。

  基金财报不可全信

  现象:

  作为基金公司定期披露的信息之一,基金季报、半年报、年报等通常是持有者了解投资标的、研判后市的重要参考。然而,有些报告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全可以信赖。

  举个例子,2010年一季报中,华安宏利基金表示,“我们着力从经济结构调整的各个层面寻找中长期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并利用市场振荡机会在适当的价格逐步加大配置。”乐观态度显而易见。但二季报中,该基金总结“由于在二季度初保持了偏高的仓位,尽管加大了减仓力度,但仍承受了四月下旬后股指暴跌的系统性风险。”一季报说以后要加仓,但二季报却说之前已经减仓,仅仅相隔一个季度,基金的观点就南辕北辙,如此短的时间产生如此大的差异,着实让投资人无所适从。

  揭秘:

  有一位伟人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尽信报告不如无报告。基金行业日常披露的信息没有股票披露的那么多那么及时,季报、年报等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而报告中通常会有基金管理人对未来市场的看法,这种偏主观的内容未必完全可信,只能代表一家一时之言,如果遇上善变的管理人,则听听即可。即使是报告中的客观内容,也有可能笔误等,总之,一个合格的投资人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责任编辑:DF058)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